当前位置:主页 > 黄历 > 日历
腊月死人有什么说法和忌讳?腊月里的传统节日
2023-11-17 16:45   网络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习俗和礼仪的国家,尤其是丧葬方面的传统习俗和礼仪,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肯定都是很痛苦的,但是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遗忘才是,关于人们去世的时间是有不同的说法的,那么腊月死人有什么说法和忌讳?腊月里的传统节日,一起来水墨先生网了解一下。

腊月死人有什么说法和忌讳?

农村老人去世后,一般都会挑选个好日子下葬,葬礼持续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有头七、三七、七七的说法,这表明了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以及对亲人的不舍。在农村有“一人不上两年坟”的说法,古人讲究辞旧迎新、讲究新年新气象,因此人死后最好当年下葬,如果老人在年底去世,那么一般都会让逝者尽快下葬,如果拖到来年才下葬会显得不吉利。人们都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跨了年还要打理丧事会影响来年的运势,因此人们都忌老人在年底去世。
老人去世让人怀念和思念,冲淡过年气氛,家人欢度春节,自己却在悲伤中度过,感到悲哀。进入腊月,数九寒冬,气候恶劣,下葬困难。在腊月的时候家家忙于准备年货,如果腊月死人会影响家人和其他人。因此,腊月年底去世的老人会让家人感到麻烦和不吉利。

腊月里的传统节日

1、腊月初八腊八节
这一天被称作“腊八”,即腊八节,最有名的就是“喝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非常多的传说,子曰就来说其中一个:传说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化为恶鬼来专门吓小孩子,偏偏这些恶鬼就怕被红豆打,于是就有了“赤豆打鬼”,后来腊八这天人们会用红豆煮粥。
2、腊月十八扫尘节
俗话说:“要想发,扫十八”,腊月十八也是民间过年扫尘的一个日子;因区域不同,各地扫尘的具体日期也各有不同,比如早在腊月十三民间就有部分地区扫尘的习惯;扫尘是旧时辞旧迎新的年俗之一,是指年节将近时,将室内外打扫干净;包括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洗涮一新,干干净净迎新年的一种传统习俗。
3、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也是民间传统祭灶神的日子。灶神,又称灶王爷,相传其负责掌管各家各户的灶火,是厨房之神。通过祭灶神的仪式,也寄托了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4、腊月二十四男方小年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小年则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进入了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即家家户户要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在小年这一天,除了祭灶神外,还会进行扫尘,即给家中的里里外外做个大扫除,以一种干净整洁的面貌来迎接新的一年。
5、腊月二十五豆腐节
民谚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经过数千年传承,已经成为一种古老的年俗;豆腐与头福谐音,表达了劳动人们期盼过上美满富足生活的愿望;而豆腐中的腐与福也是谐音,听起来有都福,都富的意思,有吉祥美满富裕的寓意;所以,民间过年磨豆腐是一种老规矩。
6、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到了腊月二十六这一天,人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年夜饭的菜单了。如果在乡村里,这一天会是大集市日,大家会赶集来置办年货,各种肉类食物,一样都少不了。关于腊月二十六,民间还有“杀猪割年肉”的说法,引申来看,割年肉就象征着采办年货。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限,吃肉是件稀罕事,一般要到了过年,才有肉吃。因此,人们会在腊月二十六赶集时,割一块猪肉回家炖给家里人吃。如今,虽说很多人早已不缺肉吃,但在这一天,人们还是会去集市上置办猪肉,再炖上一锅红烧肉,象征来年日子越过越红火。
7、腊月二十七年市节
在民间流传的年俗顺口溜中有这样的描述:“二十七,赶大集”,意思是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七,要赶一次年集,将过年时吃的用的东西一次性购买齐备,而民间也将腊月二十七的集市称为年市节;因为民间都要在腊月二十七去集市购买过年物资,所以这一天的集市物资齐全,想买的过年物资都能买到,集市也非常热闹,不仅大人赶年集购买过年物资,孩子也喜欢跟随大人身后;由此,各地的年市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8、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这一天古代人就要开始做各种花色样式的糕点、馍饼了,不同于现代人有发酵粉这种神器,古代人只有老老实实的等着面粉自己发酵,所以得等上好几天时间,这天开始制作的发面会在正月初一派上用场!此外,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贴花花”也是一样重头戏,即贴春联、贴年画和贴窗花。人们会在房门、门楣和墙壁上贴上有喜庆寓意的春联、年画或窗花,借此寄托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
精品测算
  • 出生日期
  • 出生时辰
  •     性   别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