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姓 <<重新测算

您贵姓:

【贡】氏

分布地区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

历史来源

「贡」源出

贡(Gòng贡)源流纯正,源出有一:起源于端木氏,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后代。子贡本名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他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宰相,善于辞令,精明能干。其家族昌盛,他的后世子孙中有一部分人为了避祸,就以祖上的字“贡”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另有一部分人以父字为姓,姓端木。

得姓始祖

子贡。据《元和姓纂》指出,贡的祖先是仲尼弟子端木赐,他的后代以其字“子贡”为氏。”这在《姓氏急就篇》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据《元和姓纂》考证,端木这个复姓也是源自端木赐。姓贡和端木的中国人,尽管姓氏不同,但追本溯源,本是同宗而不同姓的一家人,统统都是子贡的后裔。根据史书的记载,子贡是春秋时期的卫国人,历史上的卫国,在今河南、河北一带。我国的贡氏家族和端木、端氏等姓,最初都是发源在这里。望族居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一带),故贡氏后人奉子贡为贡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候,孔子有一个很有名的弟子叫作端木赐,字子贡,是卫国人。子贡善于经商,还当过鲁国宰相。他的后代有的用“贡”作为姓氏,成为贡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贡姓的起源。

堂号

秀野堂:源自南宋贡祖文镇守秣陵时,岳飞刚刚取得项城大捷,就遭到朝中主“和”派奸佞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罪名的陷害,岳飞及长子岳云被关押在临安大理寺监狱里,岳飞一家老小也被发配到了当时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岭南。当时任秣陵关总镇的贡祖文表示愿意用全家四人(夫妇二人及两个儿子)的性命担保释放岳飞、岳云,并星夜兼程前去营救。但时值寒冬腊月,风雪交加,又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贡祖文由秣陵辗转赶至临安时,岳飞父子已经在风波亭残遭奸佞毒手。贡祖文悲愤之余为保护岳飞后代,冒着全家生命危险,从临安将岳飞当时仅十二岁的三子岳霖带回来隐慝于秣陵总镇军部。又恐怕日久生变,于是上书朝廷,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官隐退,并将全家由宣城迁至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延陵乡柳茹村(秀野堂)居住。岳霖也埋名隐姓为贡,与贡祖文的两个儿子贡铁、贡贤一起习文练武,过着植柳养鱼的淡泊生活。直到宋孝宗即位(1163年),岳飞21年前的沉冤才得以昭雪,贡祖文适时献出了当时已三十二岁的岳霖。孝宗为表彰贡祖文的忠肝义胆,特赐他“旌表忠义”御匾一块。此外,贡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南湖堂”、“明洁堂”等。

【贡姓宗祠通用对联】

〖贡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南渡扈跸;北阙弹冠。——佚名撰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贡祖文护高宗南迁有功。下联典指汉·贡禹与王吉友善,吉为益州刺史,禹弹冠待荐,果召为谏议大夫。

汝南世泽;端木家声。——佚名撰贡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贡姓的始祖端木赐,字子贡,孔子弟子,其后以字为氏,称贡氏。

〖贡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儒门贤弟子;商业旧家风。——佚名撰贡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子贡,即端木赐,孔子弟子,善于辞令。曾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和月蚀。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了错,人人都仰望着。”在曹、鲁之间经商,富至千金。并参与政治活动,先后在鲁国、卫国做官,曾游说齐、吴等国,促使吴国攻齐救鲁。其后人以他的字“贡”为氏。

〖贡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随南迁而扈跸;向北阙以弹冠。——佚名撰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大名人贡祖文,字仁德,靖康年间任武德大夫都总军将,扈从高宗南渡有功。与岳飞友善,立志恢复,岳飞被害后,他曾藏匿岳飞后裔,保护起来。扈跸,为皇帝护驾。下联典指西汉琅邪人贡禹,字少翁,以明经征为博士,官梁州刺史;又举贤良,任河南令。元帝时为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多次上书议论朝政得失。他与谏议大夫王吉(字子阳)友善,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意为二人取舍相同,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做官。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上朝或上书奏事的地方。又作朝廷的别称。

〖贡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古岸水流宣广建;名宗人著宋元明。——佚名撰贡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贡氏宗祠“秀野堂”堂联。

〖贡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协志恢图,潜匿孤于别墅;明经洁行,乐同道以弹冠。——佚名撰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贡祖文,与岳飞友善,协志恢复,及秦桧当国,废于家,岳氏受祸,贡祖文潜匿其裔于别墅。联典指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徵为博士,元帝称其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禹尝与王吉友善,吉字子阳,钜言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家族名人

关于百家姓
百家姓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高、低、富、贵、贱之分。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完书于北宋初年,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朝的皇帝的姓是赵氏,“赵”自然成为那时“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李”姓排在第四。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於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後,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十二生肖今日运势